NEWS
經貿稅務要聞
- 2022-09-19繼承中古車舊換新退稅 放寬
- 2022-09-16具名捐款國庫 可全額抵扣
- 2022-09-16產創租稅優惠 土地不適用
- 2022-09-16住宅法修正 挺公益出租人
- 2022-09-16分居配偶報綜所稅 四樣態可各自辦理
- 2022-09-15土地參與重劃 有條件免稅
- 2022-09-15歐盟五國家聯合聲明 最低稅負制明年上路
- 2022-09-15個人房地稅收 連三月衰退
- 2022-09-13違章漏稅 將連補帶罰
- 2022-09-13房地贈與判決生效 30日內申報
稅務法務
09-152022
個人房地稅收 連三月衰退
2022-09-15 經濟日報 / 記者 朱曼寧 / 台北報導
根據官方最新統計,今年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1.4億元,年增135%,儘管年增幅度大,但個人的房地合一稅收已經連續三個月走跌,也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首見連三個月衰退,反映房市受到疫情、升息、打炒房等因素影響,市場交易熱度已經降溫。
觀察六都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,稅收最高的仍是台中市5.6億元,年增147%、月減11%;新北市、高雄市則居第二,均為5億元;新北市年增138%、月增3%;高雄市年增212%、月增13%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房地合一稅個人申報時間為房屋、土地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的次日起算30日內,與簽約當下約有一至三個月的落差,以過去幾個月市場交易量都已經開始量縮來看,房地合一稅正緩步縮減。
曾敬德表示,,令人意外的是,近五個月的房地合一稅,單月稅收都還是能維持30億元以上,由此可見2016年以後買進交易的不動產,房價都有顯著的增值,即使交易量縮,但申報的房地合一稅收仍高。
統計資料顯示,今年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1.4億元,年增率達135%。曾敬德指出,年增率成長幅度較大,主要是因爲去年7月房地合一2.0新制上路,許多交易趕在新制上路前完成,導致8月的基期較低;今年稅收高峰落在5月的35.6億元,8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已經連續三月衰退,緩步減少至31.4億元,顯示房市交易有退燒跡象。
曾敬德分析,今年5月開始陸續受到疫情、股災、升息等外在因素干擾,房市交易量已經逐漸下滑,加上預售換約也被納入房地合一稅收內,在政策上路前,還是會有些預售換約轉手,繳納房地合一稅。

經濟日報 提供
根據官方最新統計,今年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1.4億元,年增135%,儘管年增幅度大,但個人的房地合一稅收已經連續三個月走跌,也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首見連三個月衰退,反映房市受到疫情、升息、打炒房等因素影響,市場交易熱度已經降溫。
觀察六都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,稅收最高的仍是台中市5.6億元,年增147%、月減11%;新北市、高雄市則居第二,均為5億元;新北市年增138%、月增3%;高雄市年增212%、月增13%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房地合一稅個人申報時間為房屋、土地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的次日起算30日內,與簽約當下約有一至三個月的落差,以過去幾個月市場交易量都已經開始量縮來看,房地合一稅正緩步縮減。
曾敬德表示,,令人意外的是,近五個月的房地合一稅,單月稅收都還是能維持30億元以上,由此可見2016年以後買進交易的不動產,房價都有顯著的增值,即使交易量縮,但申報的房地合一稅收仍高。
統計資料顯示,今年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1.4億元,年增率達135%。曾敬德指出,年增率成長幅度較大,主要是因爲去年7月房地合一2.0新制上路,許多交易趕在新制上路前完成,導致8月的基期較低;今年稅收高峰落在5月的35.6億元,8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已經連續三月衰退,緩步減少至31.4億元,顯示房市交易有退燒跡象。
曾敬德分析,今年5月開始陸續受到疫情、股災、升息等外在因素干擾,房市交易量已經逐漸下滑,加上預售換約也被納入房地合一稅收內,在政策上路前,還是會有些預售換約轉手,繳納房地合一稅。

經濟日報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