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經貿稅務要聞
- 2020-04-27天使投資人節稅 三要件
- 2020-04-27繼承車輛 要繳牌照稅
- 2020-04-26企業享產創優惠 留意五點
- 2020-04-26報稅季來臨…四情形 保費不能列扣
- 2020-04-26執行業務者網路報稅 三步驟
- 2020-04-24醫藥費列扣 先減除保險給付
- 2020-04-24年收20.8萬內 可免報綜所稅
- 2020-04-24斜槓族 慎防薪資遭虛報風險
- 2020-04-23高所得族股利 適合分開申報
- 2020-04-23計算海外收入 提防三錯誤
稅務法務
04-232020
計算海外收入 提防三錯誤
2020-04-23 經濟日報 / 記者 翁至威 / 台北報導
全球化趨勢下,民眾在海外或中國大陸經商、投資已經是常態,資誠稅務法律服務會計師洪連盛提醒,申報海外所得常見三大錯誤,包括大陸地區來源所得申報錯誤、跨類別不得盈虧互抵、未主動申報等。洪連盛表示,民眾申報海外所得時,將「大陸地區來源所得」誤以為屬「海外所得」,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。
依規定,我國稅務居民取得大陸地區來源所得,必須全數併入台灣來源所得,並減除免稅額等相關扣除額後,依適用稅率來課徵綜所稅;而在大陸已繳納的稅額,若有相關證明文件,可在限額內扣抵。
至於海外所得,則是依基本稅額條例規定,也就是俗稱的「最低稅負制」,申報戶全年海外所得加總超過100萬元時須申報,並將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比較後,來決定是否課徵。
洪連盛提醒,當民眾申報境外所得時,第一步要先區分是來自大陸地區或海外所得,再確認收入類型。
第二常見錯誤則是出現在各類型海外所得。洪連盛說,不同種類的海外所得之間,不能彼此盈虧互抵,例如可能基金買賣虧損50萬,但債券利息領到50萬,納稅人可能認為整體來看並未獲利,誤以為不用申報,依規定,海外所得是分類計算概念,不能跨類別盈虧互抵。
第三種錯誤則是透過國內金融機構投資海外金融商品,如股票、基金、債券等,洪連盛表示,通常這種狀況,這類所得不會出現在查調所得中,但國稅局通常可透過金融機構取得相關明細,提醒民眾不要過度依賴查調所得資料。